岳西翠兰茶产于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岳西县,该茶具有“翠绿鲜活、芽叶相连、舒展匀整、清香持久、鲜醇爽口”的品质特征。

昨夜屯溪

2008-09-01作者:佚名来源:不详
      开茶叶课题会议,第一次沿合铜黄高速去皖南。沿途扑面而来又匆匆闪过的高架桥,幽深的隧道,变幻着的青山白云,韵味无穷的的徽派建筑,总是让人的心情,在轻盈中荡漾,在浪漫中放飞。也许是车窗外景观变化过速,这里的一切,都觉得是那么的虚幻,飘渺。直到扑进屯溪古镇的怀抱,才感到了厚重,感到了真实。     下榻于世纪广场附近的云松宾馆,著名的屯溪老街和我的母校屯溪茶校也近在咫尺。吃过晚饭,便急不可待地与同事一道,故地重游。     屯溪老街是屯溪老市区的核心。有歌谣说:"屯溪美,屯溪美,一半街巷一半水",这一半街巷指的就是屯溪老街了。史料载,屯溪老街始建宋代,到了清代,由于“屯绿”茶叶外销兴盛,屯溪茶业崛起,这里茶号商铺林立,名人商贾云集,使屯溪成为江南一颗耀眼的人文明珠和商业都会。我们游弋于老街的灯光霓影,踏着陶行知、胡适、胡雪岩走过的石板路,欣赏着两边建筑物上精美绝仑的木雕、砖雕,饱揽着店铺里琳琅满目的“文房四宝”和暗香浮动的茶叶、山珍,以及饱经沧桑的古招牌、古匾额,放大了的店主与前来观光的名人、政要的合影照片,仿佛置身于流淌不息的历史长河之中,尽情地感受着她的古代与现代,古韵与时尚。大家内心的舒畅,难以言表。     带着游老街的这份愉悦,我们立刻赶到了屯溪茶校。学校现更名为黄山茶校。据说,由于中专学校普遍面临的生源问题,这几年学校运行比较艰难。校区里,30年前我们亲手栽植的那一株株、一排排行道树,均已杆粗合抱,枝荣叶茂;新添的综合楼、学生宿舍、花卉园、桑园及诸多建筑设施,使校区显得更加紧凑与小巧。主教学楼前新立的一尊陆羽塑像,格外抢眼。月光下,先生正襟危坐,生火、煮茶,胡须飘逸,神情专注,似乎是在表征一代茶圣对茶业的一往情深,和学校 力求践行的“知”与“行”相统一的教学理念。因为是假期、是晚上,校园空无一人,除了园内的虫吟与墙外的狗吠,差不多没有别的声音。校园,好寂静,寂静得有点让人感到意外、感到悲凉。好在园里那一大片茶树,依然青翠欲滴,随风起处,摇曳多姿,向人们昭示着她旺盛的生机与活力。     很晚了,毕业后留校、后来一直在黄山市委工作的同学张君,又诚邀我去吃茶。这家茶馆滨江而建,装饰风格古朴、怀旧。我们所在的小包间,在二楼,窗外正是流光溢彩的新安江。点一壶上好的铁观音和两小盘瓜籽,便开始了于匆忙纷扰之中寻觅宁静的心灵对白。一对好友,五十多年的阅历,三十年一遇的机缘,总有着说不完的话题。奥运、经济、茶叶、环保,信马由羁。说得最多的当然还是曾经同窗三载、结下深厚情义的各位同学的境遇。交谈中,我们象个孩子,高兴时,抚掌大笑,不快时,暗然动容。数十年过去,世事沧桑,同学中,大多数都家庭和美,自已也小有成就,但也有人落魄潦倒,以叫卖为生,甚至在深山小河边,摆渡为生,艰难度日。对此,我们又不禁唏嘘。不知道服务生给我们续水了几次,突然发现,茶楼里的客人已所剩了了。撤,世上本无不散的筵席,只愿好友间能多相聚、常相叙。。。     记得在屯溪读书时,偶见过郁达夫的两句诗:“几夜屯溪桥下梦,断肠春色似杨州”。昨夜,我在屯溪,没有梦,只是经历了许多真实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钱子华)

上一篇:贺2010年“岳西翠兰”茶王诞生
下一篇:塔儿岭茶亭《文公碑记》赏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