岳西翠兰茶产于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岳西县,该茶具有“翠绿鲜活、芽叶相连、舒展匀整、清香持久、鲜醇爽口”的品质特征。

塔儿岭茶亭《文公碑记》赏析

2015-04-21作者:钱子华来源:翠兰投资公司

塔儿岭茶亭,处安徽岳西县城东三公里处的塔儿岭上。该亭始建年代无考,重建时间是清光绪16年(189010月,为当地王氏族人所做的一项义举。茶亭为杉木穿榫结构,亭顶人字形,小青瓦覆盖,下由三组、12根大木柱支撑,岳西到潜山、怀宁方向的出山古道,贯亭而过。该亭于2009年腐塌。

塔儿岭茶亭现存亭碑两块,一曰“茶局捐名”,一曰“文公碑记”。两碑大小相仿,高100厘米、宽50厘米、厚5厘米,楷书镌刻。前者,刻录了61户捐款者的姓名、款额;后者叙述了建设茶亭的缘由、作用以及茶亭四界等,点明了建亭的主旨是为“穷途逆旅、碧囊亦空”的“寒士”提供一个息肩解渴的去处。因年代久远和保管不善,“茶局捐名”碑已碎为三块,两碑的碑面文字均有缺失或模糊,需细心考辨,才能看通读懂。

“文公碑记”全文如下:

闻之,十里设卢舍,鸿思播及萍踪;七碗备琼浆,囗囗(囗:缺字,下同)庸何梅指。况兰亭饮佳,便欲咏吟;岂茶台香浓,尤嫌小住?皖北塔儿岭,往来要道也,境原僻壤,路属康衢,阴异羊肠,程经驿足。问征夫以前路,折梅偏尝;并南访过客兮后尘,往神曾逞河北。望黄沙半岭,步步骈来;笑红雨一肩,人人鳞至。足期云托,腋愿风生。前此茅屋几椽,风清月冷;恨那草亭几柱,人淡花闲。浊茶虽煎烟,原炊乎土灶;春芽欲作价,必尝夫金(?)。每遇大雅名流,青铜不惜;奈有穷途逆旅,碧囊亦空。对彼乳液流香,苦我腰缠无抄;即喜云腴云脚,莫供绣囗。诗肠我辈,闲观情难。坐视处,一襟寒士,末能舍食而施;衣恁半点,良心莫云济人。以利物亭(阜),既改造岭际茶并设施庭间。座绕风檐,暂念息肩之苦;壶藏春叶,欣润汤肺之间。仰看天柱峰前,对塔醉饮;倚向木栏杵外,听乐高谈。盏底流黄,也胜怀中橘赠;殴浮泛绿,何须梦里钱还。纵非雪落飞飞,芳留齿颊,但得风吟袅袅,凉沁心脾。结构愧鸟革之华,烹松乏鸦山之味。竹期款客,奚妨谢以好歌;草实书怀,切勿差兹俚语。

立杜捐契维新公裔经济仝侄燮、羹今将塔儿岭头草屋一所,屋头山地一处杜捐与,上至凸曲转向西,西由大岗脊分水直下至石土地庙下坳抵人行大路,曲转向南,南由人行大道至下微转恁屋扇外坎下,余地坎下抵乾沟口上坎超东起首为界,界内。      刻石勒碑,永垂不朽

皇清光绪十六年岁次庚寅季秋月上浣之六日立杜捐契维新公裔  经济仝侄燮、羹俱押

奉书  男味羹

碑记是一种常见文体,古往今来大凡大点的建筑、工程、陵墓落成,均会立碑铭志,以记其事。方志载,地处皖西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境内,在建国前有数十座茶亭。一如惯例,几乎每座都有碑记。但就其文学及史料价值言,塔儿岭茶亭的《文公碑记》,无疑当属个中翘楚。

本碑记笔触清丽,一气呵成。先说古时就追求茶垆遍设、行人不用望梅止渴的良好境况,特别是王羲之、谢安等文人墨客、社会名流在兰亭雅集,曲水流觞,一觞一咏,让人对茶亭更为神往。继而介绍塔儿岭为通衢要道,辛苦的行人至此,都想有碗清茶饮用,以获腋下风生之快。接着指出,此前这里也有茶亭,但设施简陋,茶水也不是义供,这让许多贫困落泊之人,不胜悲凉。现在,我王氏宗亲,出资改建本茶亭,并添置设施于其中,这既解决了行人息肩止渴之需,又可让人远眺天柱山,近观法云寺千佛塔等自然美景。游人在此,手持茶水,登高望远,这种感觉一定胜过孝子怀橘、梦里得钱!然后说,新建的茶亭,虽然没有鸟革翚飞般宫室华丽,所供茶水也不一定如鸦山茶(鸦山茶,唐代名茶,又称瑞草魁。杜牧《题茶山》诗云:“山实东吴秀,茶称瑞草魁”)那么好,但只要能达到“款客”的目标就可以了。碑记最后细致描述了茶亭所属的房屋、土地等产权及其四界,以确保永远不被他人侵占。

本碑记620余字,可说是字字珠玑。她不仅从一个侧面记录了120多年前岳西山区那段茶香飘逸、温馨纯朴的民间茶史,而且文章结构严谨,辞彩飞扬,让人百读不厌。尤其是 望黄沙半岭,步步骈来;笑红雨一肩,人人鳞至”,“前此茅屋几椽,风清月冷;恨那草亭几柱,人淡花闲”,“座绕风檐,暂念息肩之苦;壶藏春叶,欣润汤肺之间”,“纵非雪落飞飞,芳留齿颊,但得风吟袅袅,凉沁心脾等妙文丽句,使人读后难禁一咏三叹,抚掌叫绝!

    注:以上碑文为笔者2007年夏在塔儿岭茶亭现场考录,如有讹误,敬请指正。撰写本碑记的“文公”为谁,限于资料,无从考证,甚憾。。(20139月)

上一篇:昨夜屯溪
下一篇:无梦到徽洲